耐電痕化指數試驗的影響因素和注意事項
耐電痕化指數是指材料經(jīng)受50滴電解液而不出現電痕化的以伏特為單位的耐電壓值。試驗方法標準為GB/T 4207-2003《固體絕緣材料在潮濕條件下耐電痕指數和耐電痕化指數的測定方法》。該實(shí)驗設備的電極、試驗電路和滴液裝置以及試驗溶液等對試驗結果均有重要影響。絕緣材料是否能經(jīng)受住電痕化試驗,除與材料本身的特性相關(guān),試驗設備、實(shí)驗條件、操作方法等方面也會(huì )對試驗結果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,為了獲得實(shí)驗結果,在進(jìn)行耐電痕化指數試驗時(shí)需要關(guān)注以下方面的內容:
(1)試驗環(huán)境溫度:應控制在23℃±5℃范圍內;
(2)試驗溶液電阻率確認:應為395Ωcm±5Ωcm;
(3)液滴大小控制:以體積監控,1ml溶液44滴到50滴;
(4)液滴高度控制在:35mm±5mm;
(5)使用電極材料:試驗電極材料應為鉑金;
(6)清潔電極:電極的污染會(huì )影響試驗結果,每次試驗前應清潔電極;
(7)電極壓力控制:1.0N±0.05N;
(8)電極間距控制:每次試驗前應檢查兩電極間的距離確保其在4mm±0.1mm范圍內;
(9)調整電極位置:電極斜面的刃與樣品表面充分接觸,避免局部接觸;
(10)短路電流控制:1.0A±0.1A,電壓表上電壓下降值不超過(guò)10%;
(11)報警電流控制:0.5A及以上,持續2s動(dòng)作;
(12)液滴間隔控制:30s±5s;
(13)試樣的厚度:應大于或等于3mm,對厚度小于3mm的試樣把兩塊或必要時(shí)吧多塊試樣疊起來(lái)做實(shí)驗。
電話(huà)
微信掃一掃